蘭九陽離開了,身後留下了花無蝶以及一段忠臣烈士的故事,要說起蘭九陽首先該談的是「十二蘭燈」,當棄天帝降臨在山搖地動、鬼哭神嚎的苦境時,十二蘭燈的出場,一開始並不受到矚目,甚至是有點傻眼,一個帶著小夜燈出場(喂),沒過多久七個兄弟就被收了幾個的組織,誰管呢!在世界末日裡談國仇家恨,泰山與鴻毛之分,棄天帝大手一揮不知揮落多少戲迷的淚,誰管那個不成氣候的小組織(被踢飛)。
但事實上自十二蘭燈出場,這條線一直占著舉足輕重的戲份,到現在棄天帝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離開,三寶(應該是未來主線吧)尚在醞釀鋪陳,在這當下十二蘭燈一下躍升為劇情主線,不過這其中也是因為包含獅子國的原故,若說起現在的劇情,每條線路之間的關係,比較起天罪是好多了,天罪根本就是一個劇本在兩個世界演,目前將十二蘭燈延伸出去,可左接獅子國(主要),右接滅境。
而蘭九陽之死,或許也可以視為一個段落吧,終非王者的他,終以身成墊腳石,讓王者往前邁進,初見蘭九陽,第一個印象是金陽聖帝(以前的角色)的精緻華麗版,那頭冠還真是有點王者氣息,滿臉的落腮鬍,不說王者就說英雄霸氣吧,再回想過去的蘭九陽,面對左手香跟不死鳥的愛情、何必笑背叛,以及獅子國的招降,蘭九陽的真情真性實在令人欣賞,尤其是在下跪尉遲驕雄那段,分寸掌握能伸能屈,若說個王者,這位王者該有多大氣度,曾經水織感嘆過,但可惜蘭九陽非是王者(其實能有這樣的王者也不錯)。
如今劇情已明蘭九陽非是文帝之後,只為保護花無蝶而挺身代之,直到最後他仍是將花無蝶保護的好好,如此再觀,過往當何必笑道:就算拼得天下,最後還不過歸蘭九陽這等怨言,越見可笑可悲,蘭九陽該要用多麼沉重的心情,面對他用心相待的兄弟,而花無蝶在經過喪兄之痛,以及江湖的無奈(與武御史一戰),他之將來似乎可以預期,元凰也是走過種種才成王者,丸太郎也是在經過眾人為他而死的打擊中成長,花無蝶呢!在蘭九陽走後,一名王者的覺醒成長,該是未來十二蘭燈走的路吧,若能看到花無蝶的成長,在九泉之下的蘭九陽該是會欣慰吧,他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。
再說到十二蘭燈,其實在看十二蘭燈這條線,水織個人建議是要有點想像力,因為十二蘭燈雖然占戲份不輕,但同時劇情推演的也很快,中間省略掉的地方似乎也不少,像是左手香被火中雪抓走,不死鳥明明沒有帶蘭九陽跟慕歸心去見過火中雪,但鏡頭一轉怎麼好像認識見過面一樣,為什麼提到這點,是因為在蘭九陽在歸降不久後,就決定刺殺尉遲驕雄,這一段多少會讓人覺得太過匆促了,怎麼會一下子沒啥準備樣就決定,曾經水織也抱怨過,什麼,沒圖沒真相,那請翻之前的觀後感(被踢飛),以上是開玩笑的。
不過後來看玉陽君跟蘭九陽的佈局,再看獅子國有位正直又天真的軍師求去,大概可以想像其實玉陽君是有故意放點空隙給蘭九陽,蘭九陽的打算是一邊在賀蘭國暗殺尉遲驕雄,一邊進攻獅子國,若依賀蘭王朝的角度也不能說沒機會,但這本來就是對方放出去的空隙,玉陽君自然知道該怎麼反制,但這段劇情並沒有明顯的演出來,於是乎在短短的時間內,剛新重建不久的賀蘭王朝邁向毀滅,同時也邁向開始,而蘭九陽在演了許久的王者後,敗在這場演的不清不楚的戰役,的確有點失色,相較於蘭九陽之前的智謀氣度,這場對決根本就是獅子國一面倒,蘭九陽反而變的思考不周,不過若把重點放在花無蝶,蘭九陽的定位跟苦心就不難讓人理解。
武御史曾說:就算沒有人注意小人物,小人物也有他在意的生命。
水織說:在霹靂能夠活出自己色彩的角色,其實就是大人物了,雖然短暫但蘭九陽是個大人物,一個為了自己在意的生命,信奉的理念而犧牲一切的大人物。
ps.水織個人認為,蘭九陽刺殺尉遲驕雄這段可以理解(畢竟花無蝶才是王儲),但無法接受,頂多靠一點想像力,安慰一下其實玉陽君是很利害,他放了很大的空隙出來,是我們不知道的,所以說想像力也是看霹靂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阿。
以上內容純粹為個人感想,若有錯誤之處,敬請見諒。
2009/1/8
- Jan 08 Thu 2009 09:11
終非王者 -漫談蘭九陽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