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數水織所看的書,大多都是來自國外的。(西洋、日本等等)尤其是日本作者的書,算是比較有在看的,有時候會想:阿呀,怎麼好像不太支持臺灣的作家,乾脆去當日本人算了。

(開玩笑的,呵)



可惜那些來自國外的書,水織語言能力又不好,不能去看原文書,只能依賴翻譯,而翻譯的書看多了,水織越來越覺得譯者的重要,有時候在選擇書的同時,也會看看譯者,如果同一本書有不同譯者,水織也會稍稍去比較一下。

現在水織慢慢會去固定看同一位譯者翻的書,畢竟每個人翻譯的感覺都不一樣。

以最近看的一本書來說吧,是覺得吉本芭娜娜的甘露翻譯還滿不錯的,雖然這樣說是有點私心論(因為水織也不知道原文是怎麼寫的)覺得文詞滿漂亮的,在形容一些風景場景上面都還滿不錯的,是水織喜歡的感覺。




順一提,啟發水織對於譯者的重視,源自於”源氏物語”,這本書可說是水織用盡非常高的心力才看完的書。

當初水織是看豐子愷的譯本<三本>,後來才知道有林文月所翻譯的<好像是四本>

大概翻過這兩本書,發覺相差真是非常的大,無論是在文中詩詞的往來,人物的對白動作,景物描寫等等的感覺都不太相同。

也因為如此水織開始注意起譯者的重要。



翻譯阿,水織是覺得譯者該是譯出作者的靈魂。(靈魂是指書,因為水織相信作者會把自己的靈魂寫進書了)

所以水織會覺得說,譯者若是喜歡作者的書,翻譯起來應該是比較好的,因為喜歡才會更加要求自己,與人分享書中的一切。

所以如果說譯者在前言什麼都有特別表示喜歡該書,水織會比較喜歡這位譯者,像是賴明珠在遇見 100% 的女孩的前言,水織就感覺到非常有趣,可以看的出來譯者對作者跟作者的感覺。




曾經看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譯者的工作是最微不足道,也是最難為的,翻譯的好嘛,就說是作者寫的好,翻譯的不好嘛,就全歸到譯者的錯。

看到的時候水織不禁會心一笑,這話感覺說的很貼切,說不住每個譯者都多少有這樣的心思。不過水織不會那麼偏激的認為說,寫的好就是作者寫的好,寫不好就是譯者的錯,但是確實會去多思考一下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mo2000 的頭像
    anmo2000

    ◎織閣◎

    anmo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