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城堡。
作者:卡夫卡。
譯者:湯永寬等。
出版社:志文。
從七月十九號看完冷山後,水織就開始讀起卡夫卡的城堡,直到今天才努力的把這本書看完,果然放假的威力很可怕阿,把水織身上的書蟲,偷偷的換成了懶蟲,一本書讀了那麼久才讀完,真的是太慚愧了。
一開始想從圖書館借卡夫卡的書,純粹是受到村上春樹的影響,他曾經在書中多次提及卡夫卡這位作者,引起了水織的興趣。一翻開城堡,就有卡夫卡這位作者詳細介紹,簡單來說:卡夫卡是一位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作者,具有非常獨特神秘的風格,不過這是在他死後的事情了,卡夫卡的一生非常的不順遂,但在死後一夕成名,也因為這樣卡夫卡的作品有很多都是以未完成稿的形式出版的,而城堡是其中完整性較高的作品,以水織的感覺來看,大概到十七、十八章差不多是定稿了,至少也是草稿了,但是十九、二十章真的有些不太連貫的地方,人物的講話什麼的,都不是那樣完整,最後的結局也稱不上是結局,像是徒留在最後等待作者繼續寫下去的文字,但可惜永遠都看不到終點了。
這是一篇有關於爭鬥的故事,故事的主人翁k應城堡的邀請,長途跋涉的前往工作,但事實上k不過只是個名義上的土地測量員,在這個陌生的地方,k展開了與城堡的爭鬥。
到第四章之前,其實水織是看不太懂的,場景、人物等設定,都沒有交待的很完整,只知道故事的主角叫做k,他是個土地的測量員,知道有城堡(政府),有村子村民,而且感覺非常的奇怪的,所有的一切就如同在霧裡般,而你就尋著某條道路前進,看不清楚四周的狀況,也不知道現在在哪裡,飄飄然的但是你確實在前進,只是看不到出路罷了,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!(寫的太玄了,簡單來說:就是看不懂作者想表達的想法)一直到了第四章後,k找到了村長,解釋了克拉姆的信,真是讓水織佩服阿。
作者卡夫卡,在官僚體系待了非常久的時間,他非常了解這個世界的狀況,當在解釋克拉姆這封信時,不過只是將官方和非官方換著說法(k一開始解讀是這封是官方正式信函,而村者是解釋私人信函)卻讓信件的內容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讀,但可笑的是,這對事情完全沒有幫忙,不過只是解釋,就只是解釋,真的是非常官僚式的做法,感覺起來好像是很有道理,但看到底卻什麼東西都沒有。
於是k就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,他忙著於城堡爭取自己的權利,但是又茫然的不知道該怎麼做,或者是說,k覺得自己這樣做有用,但事實上卻一點成效都沒有,他被城堡、被官僚拒於千里之外,並且與書中的其他主角,如橋頭的老阪娘、弗麗達,巴納巴斯一家人,佩披,甚至是赫倫霍夫的老闆(娘),有了糾結難纏的發展,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意見,對於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,甚至每個看法都有它的道理,叫人怎樣也弄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樣。
越看到最後,水織越是有這樣的感覺,究竟什麼才是事情的真實面?人物真正的想法是什麼?誰說了對?k的想法是對的嗎?真的是如同書上的介紹,一切就好像在夢魘般,叫人搞不清楚阿,每每你覺得事情該是這樣,又會有個合理的說法,把它推翻了,難不成這是一個用謊言構成的故事,水織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謊言。
可惜的是這故事永遠都沒有結局,或者是只能停留在我們所公認的結局,水織想之所以卡夫卡會在死後成名,是因為他的作品留下的太多了謎了,後人只能猜想他的意思,但永遠都得不到答案。看完了這本書,可以感覺到卡夫卡對於人生的悲觀,把官僚體系的醜惡面剖析的清楚。
不過水織在看書時,一直有個疑問,那就是『為什麼k不離開城堡呢?』
雖然在故事裡有提到這一段,但是作者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說法,大抵上就是覺得應該要在這裡落地生根,這個說法其實水織不太能接受啦,為什麼不能鼓起勇氣逃離,逆來順受的接受,執意的往前衝,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往前,k他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麼。這樣的寫法,這是不是就是代表作者的本身呢?雖然他並不喜歡他所做的工作,但是又沒有辦法,或者是沒有勇氣逃離,所以直接反映到作品上呢?
- Aug 17 Thu 2006 03:59
城堡 x 卡夫卡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